1.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擬發行!重點支持“兩新”“兩重”!
2025/4/27 17:29:41 瀏覽數:50
超長期特別國債重點支持“兩新”“兩重”政策 根據預算安排,我國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.3萬億元,較2024年增加3000億元。其中,8000億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“兩重”項目建設,5000億元用于加力擴圍實施“兩新”政策。今年,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為3000億元,較2024年增加1500億元。超長期特別國債重點支持的“兩新”“兩重”政策加快落地,有利于加速釋放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。 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支持下,“兩重”建設正在不斷向前推進。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公布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4月初,在交通運輸領域,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共支持長江經濟帶120余個公路水運項目建設。“兩重”項目推動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形成,長江沿江高鐵通道2025年計劃完成投資1168億元。在城市建設領域,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各地方約3800個地下管網建設改造項目實施,涉及項目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。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“兩重”項目,已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約2.1萬億元。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,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談到今年財政政策的著力點:首要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。藍佛安表示,在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方面,今年財政資金量也較大,不同渠道資金統籌安排各有側重,并建立專項債券管理新機制,讓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權,同時著力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,撬動更廣泛的社會投資持續增長。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今年財政政策的支持重點。藍佛安介紹,中央財政將強化對教育、科技和人才的支持,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入,完善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體制機制,全力支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,推動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。 政策“組合拳”加速落地 試點專項債 “自審自發” 在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的同時,專項債“自審自發”試點近期在多地密集落地,政策“組合拳”為經濟內循環注入強勁動能。 2024年12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》。其中提出,開展專項債券項目“自審自發”試點,在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江蘇省、浙江省(含寧波市)、安徽省、福建省(含廈門市)、山東省(含青島市)、湖南省、廣東省(含深圳市)、四川省10個省份以及雄安新區下放項目審核權限,省級政府審核批準本地區項目清單。 今年3月,隨著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《湖南省推進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“自審自發”試點實施方案》,湖南省為首個公開發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自審自發實施方案的地區,該《方案》指出,要擴大專項債券使用范圍、優化項目審核機制、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、強化項目投后管理、防范政府債務風險、強化責任落實。深圳緊隨其后,近日首輪發行新增專項債規模達76.76億元,資金廣泛投向民生、產業、新基建等領域。同時,還加緊計劃發行使用更大規模地方政府債券,通過加強財政逆周期調節,充分激活、快速釋放專項債穩增長、促發展和穩預期的“杠桿”和“引擎”作用,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官方數據顯示,2025年一季度全國各地發行地方債券規模合計達28420.99億元,同比增長80.58%,創歷史新高。 相關專家認為,提前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和推進專項債“自審自發”試點的組合政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。這一政策組合通過時間維度協同實現短期刺激與長期布局的平衡,專項債“自審自發”顯著提升審批效率,進而加速債券發行及后續資金使用進度;超長期國債匹配重大項目建設周期,30年期占比達60%;在空間維度上形成“地方試點+中央統籌”的雙軌機制。
來源:建筑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