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大會在京召開!倡議以“高質量出海”共拓國際市場!
2025/4/27 17:31:59
瀏覽數:44
以“創新驅動、協同融合——打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”為主題的2025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大會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。來自國家發改委、國資委、國合署、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、行業協會、企業代表等500余人共聚一堂,圍繞全球基建市場新趨勢、綠色低碳轉型、數字化轉型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。這是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連續第八年舉辦的行業盛會,既釋放出中國企業堅定“走出去”的信心,也明確傳遞出“高質量出海”的核心信號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圍繞我國設計咨詢行業“走出去”發表主旨演講,分享了國際優秀建筑設計咨詢企業的經驗及開拓模式。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張秀武、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胡武婕、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政策和規劃司副司長孫秋月、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鄭愿東出席并發言。
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“2024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形勢”的報告中指出,2024年行業積極應對風險挑戰,緊扣綠色能源轉型與數智化趨勢,全年完成營業額同比增長3.1%,新簽合同額增長1.1%,市場集中度顯著提升。亞洲市場“壓艙石”作用突出,新簽合同額占比升至55.5%,中東、中亞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,中東地區簽約占比達21.8%。業務領域呈現多元化與綠色化特征:房建工程穩居規模首位,電力工程增長11.5%,綠色基建項目新簽合同額達492.6億美元,同比增長12.7%。
中交集團承建的標志性項目——南美地區首個智慧和綠色港口秘魯錢凱港正式開港,中國能建與烏茲別克斯坦共同設立絲路能源規劃公司,首次實現中國企業全方位參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電力系統規劃,標志著中國企業在綠色能源、綠色基建、綠色交通等賽道已形成領先優勢。
與此同時,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的業務模式創新加速推進,“資源開發+工程”“工程+貿易”“工程+制造”等組合模式在非洲、亞洲市場成功復制,投建營一體化項目占比提升,產業鏈價值不斷向高端延伸。據悉,部分企業通過“工程+金融”創新,以人民幣融資為主的跨境結算項目增多,無追索權項目融資模式加速落地。第三方市場合作取得突破,中企與歐美日韓企業在拉美、非洲聯合中標油氣煉化、電力等項目,分散風險的同時,有效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。
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、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挑戰,大會形成“強化協同、抱團出海”共識。即企業需通過組建產業聯盟、深化銀企合作、加強屬地化運營,構建“強強聯合、優勢互補”的發展生態。中國港灣代表提出攜手促進協同出海,建立風險合規信息共享平臺,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升級等三點倡議。
與會代表建議,當前國際工程市場競爭激烈,僅憑單個企業的力量難以應對復雜的挑戰,倡議中國工程企業整合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優勢,組建走出去戰略聯盟,通過資源共享,優勢互補,風險共擔,避免內部惡性競爭,以“高質量出海”共拓國際市場。
技術創新正成為行業突圍的核心動能。馬國馨指出,中國企業需從“工程承包商”向“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”轉型。大會形成共識,“走出去”企業應把握行業發展方向,聚焦前沿技術,提升創新能力,善于用新技術賦能提升傳統產業,推動企業向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,注重創新人才培養,在解決卡脖子等問題上勇于發力,聚焦綠色發展、數字經濟、新基建、新能源等未來合作新焦點,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。
標準出海成為競爭關鍵。中交建設集團在海外項目中積極推廣5G智慧工地、BIM技術等前沿科技,以企業實踐成功打造一批中國技術加中國標準的示范工程。同時其呼吁建立跨國技術研發合作平臺,加強與國際標準組織的溝通與合作,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互認,以創新技術和標準體系提升中國工程企業的國際話語權。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指出,用好國內產能向外轉移的機遇,實現中國標準技術裝備的海外復制和屬地化融合。以中國標準走出去,引領中國技術裝備一同走出去,打造標準技術裝備一體化競爭優勢。
主題研討環節——
破界共生:AI時代的全球工程協同新生態構建
本屆大會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論壇分為“政策解讀與業務分析、行業榜單發布”“創新促協同、聚勢謀發展,共繪對外承包工程韌性發展新藍圖”“聚焦綠色發展趨勢、增強投資牽引效應”“智啟設計新動能,數融協同拓生態”四個單元。
會議還發布了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2024-2025》、2024年度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排名、2025年度對外承包工程行業A級企業以及重點國別市場中國承包商推薦名單。
來源:建筑時報